1972年,电竞悄然萌芽,如今已走过了47个春秋。从雅加达亚运会上电子竞技项目的首次亮相,到如今多部电竞影视剧的兴起,电竞的热度持续攀升。但您是否知道,早在70年代,美国就已经有了最初级的电竞赛事?
《电竞简史》一书中,作者戴焱淼为我们详细梳理了电竞的发展历程。1947年,电竞比赛就已出现;70年代,美国举办了“泛银河系太空大战奥运会”,被公认为“电竞元年”;而雅达利公司的《乓》更是将电子游戏推向了高潮。
进入80年代,随着PC和互联网的普及,电子游戏如同雨后春笋般涌现。RTS、FPS等游戏类型迅速崛起,将电子游戏提升到了电竞的层面。1993年,西木公司推出的《沙丘2》标志着现代即时策略游戏的诞生;而暴雪的《魔兽争霸》和《星际争霸》则推动了整个电竞业的发展。
90年代末,电子游戏百花齐放,电竞赛事已初具规模。然而,在美国、日本各领风骚之际,韩国却率先将电竞推向了系统性全球赛事的位置。2000年,WCGC(世界电子竞技大赛)的举办,更是将电竞的概念推广到了全世界。
然而,电竞在发展的同时,也面临着诸多挑战。如何在规则、系统等方面与传统体育项目接轨,如何避免“黑幕”等现象,成为了电竞真正进化成“esports”的关键。
《电竞简史》一书,为我们揭开了电竞发展的神秘面纱,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个充满激情与挑战的世界。